宝宝不睡觉的六大认识误区
对于宝宝不睡觉,有些家长们对于这方面的了解太少,甚至有很多误区,踩了很多坑,以至于长期受困于“我的宝宝为什么是个睡渣”的迷惑中,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宝宝不睡觉的六大认识误区。
1、宝宝不睡是因为不够累,累了自然就会睡
这个观点几乎是大部分家长的想法,尤其是老一辈人,他们认为宝宝不睡就是因为还不够累,只要把他们玩累了,玩欢脱了,自然就“累的”睡着了,所以他们不停的逗宝宝玩,发笑。这个做法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或许是有效的,白天使劲玩不小睡,吃晚饭的时候都能吃睡着了,然后从下午六点一口气睡到次日7点。
但是对于2岁以下的,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宝来说,这个做法简直就是“坑娃大招”了,基本上最后的结果是:哄睡的时候宝宝哭闹不止,特别难安抚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走啊摇啊晃啊,最后使出终极大招奶睡,终于把宝宝撂倒了,刚想松口气,宝宝又哭醒了,接下来就是哄睡、哭醒、再哄睡、再哭醒。
辟谣解析:
这句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,宝宝不睡觉确实有可能是因为睡眠需求不足,即入睡是需要睡眠需求的,说的朴素点就是困了累了才会想睡觉,这个点是没有问题的,但问题就在于“累的程度”,对于小婴儿来说,最恰当的睡眠时机就是困意产生之初,这个时候,他的身体内能够分泌平静的褪黑激素促进睡眠,但是一旦错过超过这个限度,也就是再把他玩累一点,他的肾上腺就会释放出激烈的皮质醇激素,刺激宝宝,让宝宝“亢奋”起来,并且表现出精神焕发的样子,这时,大人就会觉得:你看,这么精神的,哪有瞌睡的样子?来吧,让我们继续high吧。
所以,宝宝过累了以后并不会自己睡着,相反还会呈现“兴奋”的状态,兴奋完了以后,就该哭天喊地的闹觉了。
正确做法:
不要把宝宝拖到过困的情况下再去哄睡,应该在宝宝出现困意的初始阶段就进入哄睡的状态,这个初始阶段的睡眠信号是:眼神呆滞突然安静下来互动减少
2、宝宝白天睡的少或者不睡觉,晚上才能睡的更长更久
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晚上睡的更长更久,会剥夺宝宝白天的睡眠,比如全家人轮流上阵逗引宝宝,让他保持兴奋,不要睡觉,或者白天带着宝宝出去遛弯四五个小时。
辟谣解析:
白天睡眠对于0-3岁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尤其是新生儿,白天睡眠几乎占据了整个睡眠时长的50%,白天的睡眠在合理的状态下并不会挤占夜晚的睡眠,只有白天睡得太多,才有可能造成晚上夜醒时间长、入睡晚的情况。有句话叫做“睡眠引发睡眠”,意思是只有白天睡好了,夜晚才能睡的好。宝宝的大脑、神经各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善,每隔一段时间就要“睡觉充电”才能保证正常运转,如果白天不让宝宝睡觉,大脑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下,一是无法保证宝宝在清醒状态下的愉悦轻松的精气神,二是会造成睡着以后频繁哭醒。
正确做法:
每个月龄段的宝宝白天都需要相应次数的小睡,不要剥夺宝宝的白天小睡,并且要保证白天小睡的次数、时长都在正常范围内,具体数据可参考下表:
3、宝宝睁眼睛了,胳膊腿动了,这是要醒来了
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会出现眼睛睁开一下、胳膊腿动一动、或者哼唧两声的情况,很多家长会认为宝宝要醒来了,立刻跑过去和宝宝说话:哎呦,宝宝睡醒咯,或者拍一拍宝宝再抱起来。
辟谣解析:
这并不是宝宝要睡醒了,而是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信号而已,在这个阶段,宝宝眼球快速转动,或者会睁开一下,四肢出现动作,这个阶段过去之后,宝宝又会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。如果我们错误的认为这是宝宝要醒来了,然后做出干预的行为,那么就真的把宝宝搞醒来了,久而久之,会影响宝宝自主接觉的能力,在每个睡眠周期转换的时候都会醒来。
正确做法:
静观其变、保持冷静、不要轻举妄动,观察宝宝接下里的状态,有可能自己动两下又睡过去了,有可能因为睡眠能力不足而真的醒来,出现哭闹,这时我们才应该出手援助。
4、宝宝睡觉一惊一乍,容易被吓着,所以要安静
每个宝宝睡觉都会出现被吓着一样,一惊一乍的样子,很小的一个声音都有可能把宝宝吓醒来,我见过一个宝宝因为阳光照在脸上而哭醒,遮挡住阳光后配合嘘声法又继续睡过去。所以,大家的普遍做法是,不要吓到宝宝,保持安静,家里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到,然而越安静宝宝睡觉却越轻。
辟谣解析:
宝宝睡觉轻是因为莫罗反射的影响,也叫惊跳反射,宝宝对于周围的光线、声音都会特别敏感,莫罗反射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宝宝,保持警觉性,这是人类进化留存下来的,这个反射需要遵循激发-抑制-整合的阶段,抑制它的方法恰恰是让宝宝睡在一个有正常声音、光线的环境中,接触更多的声音、光线、触觉等感官刺激。睡觉轻这个问题并不会随着宝宝年龄增大而自动消失,家长必须给与正确的干预和改善。
正确做法:
要想让宝宝睡觉不轻,就得从一开始让他睡在一个日常化的环境中:白天明亮而吵闹、夜晚昏暗而安静,3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采用襁褓法来减少一惊一乍的情况,但这只是权宜之策,长久之计则是通过多做抚触按摩、多接触自然光线、多俯趴来抑制莫罗反射,睡觉轻的现象自然就会消失。
如果妈妈是一个人带孩子,平时家里确实很安静的话,可以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打开电视、或者故意制造出一些生活声音,增加宝宝的听觉刺激。
5、宝宝睡不好,熬一熬就过去了,长大了就好了
有的宝宝是天使宝宝,有的宝宝是睡渣宝宝,每个宝宝的睡眠能力都是有差异的,当宝宝出现各种睡眠问题的时候,很多过来人会告诉我们,都是这么熬过来的,长大了就好了,忍一忍吧。
辟谣解析:
很多睡眠问题并不是熬一熬就过去了,或者长大以后自然就好了,比如:睡觉轻的宝宝很可能长大以后依旧睡觉轻,依赖抱睡的宝宝很可能到2、3岁还要抱睡。宝宝睡不好不仅会影响生长发育,还会影响清醒时刻的认知学习能力,对于负责哄睡的妈妈来说,更是噩梦般的存在,哄睡困难、多少妈妈因为宝宝睡眠问题而濒临崩溃,如果能够采用科学的睡眠知识改善宝宝睡眠,为什么要劝自己熬一熬呢?
正确做法:
建议妈妈们在孕期就学习婴幼儿睡眠知识,并向全家人科普,做到有备无患,未雨绸缪,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睡眠问题的出现,因为大部分睡眠问题都是因为家长的错误育儿方式导致的。如果宝宝确实出现了睡眠问题,并且影响到了生长发育,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。
6、宝宝睡不好是因为妈妈奶不好、奶不够
很多人觉得宝宝睡不好是因为吃不饱,妈妈奶不够、奶不好,然后选择给宝宝加奶粉,或者睡前吃很多辅食,觉得五谷杂粮或者奶粉才能顶饱。
辟谣解析:
宝宝睡不好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,吃不饱当然也是其中一个,但并不是全部的原因,即便真是因为没有吃饱,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,母乳仍然是最主要的营养来源,母乳中的脂肪含量远远超过其他食物。关系睡眠的因素有身体健康、白天小睡、大运动发展、感官能力、睡眠环境、饮食、出牙、大脑飞跃期等等,每一个因素都会让宝宝产生相应的睡眠问题,绝不是吃不饱这么简单。
正确做法:
如果宝宝睡不好,我们需要做的是分析睡眠数据、查找原因,而不是武断的让母乳背锅。
- 上一篇:爱喝茶的人必知六大茶类知识
- 下一篇:婚姻中需把夫妻关系放第一位